-
金庸书房探秘
11-01窥探武侠奇才金庸书房全貌每一处都是江湖 笑容可掬,金庸有时也是个老顽童 书房门口展示的各种版本根据金庸作品改编的动漫形象 书房全景,那个背影就是金庸 这就是
2021-10-24 -
金庸外交官梦破,几十年成就《明报》系列
11-01“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”的典故说明,事物是不断变化的,坏事可以变成好事,好事可以变成坏事。这是普遍的生活现象,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一次甚至多次的塞翁失马,金庸就有多次“失马”的记录
2021-10-24 -
金庸的另一个笔名:老师取名“查理”
11-01出身诗礼传家的金庸,自幼喜读古诗文,有扎实的国文功底。1940年他读高中一年级时,曾写了一篇嘲讽训导主任的寓言故事《阿丽斯漫游记》。结果因“亵渎师长,败坏学风”而被革出校门。然而,这篇文章
2021-10-24 -
金庸鲜为人知的赚钱招数
11-01人生第一招:对付考试 金庸(查良镛)出生于浙江海宁的大族,祖辈多出大诗人,有过陪皇帝读书的先辈。 金庸说,中学时代是他最快乐的时期。他天生记忆力超强,应付考试得心应手。金庸觉得考试是一件乐事,而
2021-10-24 -
金庸的三位美丽妻子与梦中情人
11-01金庸一生结过三次婚 第一任妻子叫杜治芬,美艳“杜四娘”,1947年在杭州相识,金庸拜访同事的朋友杜冶秋时,邂逅了时年17岁的杜家小姐杜治芬,后双双坠入爱河。1948年,金庸南下香港前夕,匆忙赶到杭
2021-10-24 -
金庸的两段婚姻
11-01作者与金庸的太太阿MAY(右) 年过五十堕入爱河 1986-1987年间,在我做《明报》的检查报纸工作时,每天将写好的报告直接交给查先生批阅,相当于中文秘书的工作,也因此跟查先生接触比较多。有一天我去七楼,
2021-10-24 -
金庸和他的《明报》
11-01以文人姿态进入报界,金庸后来的举止很多时候是一个知识分子,而不是一个报业业主。在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,他突然宣布封笔。在1991年明报集团香港上市后,他激流勇退退出报业管理层。从此,他不再拥有
2021-10-24 -
金庸家世浅探
11-01金庸原名查良镛,出身于浙江海宁之名门望族,现代著名的新派武侠小说大师。笔者近参与编纂《嘉兴市志》,接触到一些有关海宁查氏的参考资料,根据《海宁查氏族谱》记载,自查约等创修族谱,从第七世起,规定了严格
2021-10-24 -
金庸与《新明日报》
11-01本名查良镛的金庸,于1959年与初中时的同学沈宝新在香港创办了《明报》,公司注册资金十万元,金庸占百分之八十股权,沈宝新占了百分之二十,其主张的报章精神为: ▪ 强烈民族意识 ▪ 高举儒
2021-10-24 -
弟子谈金庸近况:他有自己难处现只想过普通生活
11-01环球人物201126期封面 好友弟子谈金庸近况:“老人家现在只想过颐养天年的生活” 姜舜源 本刊记者 李鹭芸 现在,关于金庸的新闻,在网上仍然很多。但细看却发现,尽是“金庸小
2021-10-24 -
邓小平与金庸互为粉丝
11-01邓小平会见金庸及其家属 邓小平爱看武侠小说,尤其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;而金庸在邓小平“落难”时,曾撰文盛赞邓小平。 1981年7月18日,邓小平接见了金庸,相见甚欢。不久,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&l
2021-10-24 -
金庸写书的时代氛围
11-01金庸之洋洋说部,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初,那个年代原也是台湾读与写武侠小说的高峰年代。 香港受高山横断于北,自幽自足于岭南一隅;几百年来中原频历战乱沧桑,变之又变,香港犹得一径抱守宋明
2021-10-24 -
金庸生活也俏皮
11-01黄蓉想出来的食谱,稀奇古怪。作者金庸先生的饮食习惯,却很正常。 “我和蔡澜对一些事情的看法都很相同,只是对于吃的,他叫的东西我一点也吃不惯。”有一次和金庸先生去吃广东粥面,他就这么
2021-10-24 -
他是金庸的“武功教头”
11-01金庸(左)和他的“武功教头”孙大法 文人武夫一见如故 1985年8月20日,香港各大报章同时刊登了一则新闻:中国武术气功名家孙大法访港交流,功夫神奇,名震香江。 那时,年近40岁的孙大法,在上海颇有
2021-10-24 -
夏梦──金庸的梦中情人
11-01提起风情女人,脑海里总会出现一幅画面:那是个仲夏月夜,一轮如水晶如温玉一样皎洁的圆月,挂在天鹅绒般湛蓝色的夜幕上。空气中可以闻得到淡淡的,带一点甜味的桂花香。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。而这个梦总是和一个名叫夏
2021-10-24 -
[图文]金庸和他的启蒙老师
11-01金庸回故乡拜望中学时代的老师章克标(左) 方炳华摄1947年的陈未冬 1992年12月,金庸重返母校嘉兴一中,面对老校长张印通铜像三鞠躬,随后题诗留念:“当年遭寇难,失哺意彷徨。母校如慈母,育我厚抚养。去来
2021-10-24 -
视频:央视专题片《大家金庸》
11-01视频:央视专题片《大家金庸》
2021-10-24 -
金庸国学,深浅几何?
11-01一 钱钟书先生经常把余英时先生的作品推荐给来访者,友人对钱先生惊叹:“海外当推独步矣!” 不料此种论调钱先生深为不喜。钱先生回应道:“(余英时的学识)即在中原亦岂作第二人想乎!&
2021-10-24 -
金庸式伪善与李敖式无耻
11-011999年,王朔在《中国青年报》发表《我看金庸》,我感觉此文让当时的金庸很有几分措手不及,金庸把王朔这篇文章看作“是对我小说的第一篇猛烈攻击。” 王朔所否定的,是金庸的为文,是他的作品。
2021-10-24 -
金庸作品集(新修版) 广州出版 序言
11-01金庸作品集 新序小说是写给人看的。小说的内容是人。小说写一个人、几个人、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。他们的 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,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,从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
2021-10-24 -
金庸旧照上的印痕- 蒋连根(图)
11-01今年五月,百余幅金庸在浙江的老照片首次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展出。其中,有一幅62年前金庸和同学沈德绪等人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合影,老照片下署着我的名字:蒋连根提供。署着我的名,可拍摄者不是我,正如我在大河下
2021-10-24 -
再见大侠|华人世界,你我心中都有一个金庸!
11-01据香港媒体报道,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于10月30日与世长辞,享年94岁。他的代表作有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鹿鼎记》等,其作品流行的程度十分广泛,他的作品曾被誉为“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”。金庸,原名查
2021-10-24 -
倚天而去,笑傲此生 “有华人的地方,就有金庸的武侠”
11-01金庸逝世 大洋网讯 一个人,一支笔,造就一个江湖。从《书剑恩仇录》到《鹿鼎记》,金庸用15部武侠小说,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奇迹:“凡有华人居住处,就有金庸在流行”,而“金庸迷”更是上至文人墨客,下至贩夫
2021-10-24 -
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!金庸,谢谢你留下的侠义!
11-01前天吃饭的时候,突然听到了这样一条消息,让我的心咯噔了一下。中国武侠文学泰斗,金庸先生走了。很难想象,那个一直笑称“自己已经死过二十多回”“人生抓紧要大闹一场”的“老顽童”,这次是真的走了。记得当年看《笑傲
2021-10-24 -
不再是“闲书”!金庸小说入选台湾教科书试卷
11-01中新网11月1日电据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武侠小说大师金庸10月30日去世,整个华人圈同声哀悼。相比早期家长反感上学的孩子看“闲书”金庸小说,近年来,金庸小说的文学价值获得肯定,也成为台湾学校教科书和考试内容。金庸
2021-10-24